本文目录一览:
计算机经典名言
1、在软件可重用之前先得可使用。
2、控制复杂性是计算机编程的本质。
3、分布式文件系统是一场残忍的骗局。
4、计算机没什么用。他们只会告诉你答案。
5、好的软件的作用是让复杂的东西看起来简单。
6、我们没有理由让每一个人在家都拥有一台电脑。
7、计算机并不解决问题,它们只是执行解决方案。
8、如果你的计算机说英语,那么它很可能是日本造的。
9、计算机就跟比基尼一样,省去了人们许多的胡思乱想。
10、计算机语言设计犹如在公园里漫步。我是说侏罗纪公园。
11、计算机没有什么用处。它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告诉你答案。
12、长此以往,除了按键的手指外,人类的肢体将全部退化。
13、程序员的问题是你无法预料他在做什么,直到为时已晚。
14、人的过失会带来错误,但要制造真正的灾难还得用计算机。
15、计算机会不会思考这个问题就像问潜水艇会不会游泳一样。
16、是人都会犯错,不过要想把事情彻底搞砸还得请电脑出马。
17、随机数的产生实在太重要了,不能够让它由偶然性来决定。
18、计算机使很多事情更容易做到,但其中大部分并不是必需。
19、好的程序员会用脑,但是好的向导救我们于样样都要想到。
20、只有两种编程语言:一种是天天挨骂的,另一种是没人用的。
21、唯一对免费软件感到害怕的人,是自己的产品还要不值钱的人。
22、他们拥有计算机,他们也还可能拥有其他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23、靠代码行数来衡量开发进程就好比用重量来衡量飞机制造的进度。
24、我才不管它能不能在你的机器上运行呢!我们又没装到你的机器上!
25、你自己的代码如果超过6个月不看,再看的时候也一样像是别人写的。
26、真正的创新经常来自于那些贴近市场、但无力拥有市场的的小型初创公司。
27、我终于明白'向上兼容性'是怎么回事了。这是指我们得保留所有原有错误。
28、计算机总是越来越智能的。科学家告诉我们说不久它们就能跟我们对话了。
29、要是Java真的有垃圾回收的话,大部分程序在执行的时候就会把自己干掉了。
30、每个人应该寻找适合自己的东西,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做自己擅长做的事情。
31、我的朋友阿B,非常严肃地告诉我,他的电脑通人性,有思想,他的电脑有魂魄。
32、说Java好就好在运行于多个操作系统之上,就好像说肛交好就好在不管男女都行。
33、程序员,他们想的是什么?他们想的永远都是技术,他们崇尚的也永远都是技术。
34、人呐,眼光放得长远一些,看到的东西也会多一些,生活也就会过得更有意义一点。
35、一个组织若是要以电脑做为沟通工具,必需先破除行之有年、固若金汤的官僚体系。
36、你们当中很多人都知道程序员的美德。当然啦,有三种:那就是懒惰、急躁以及傲慢。
37、前面90%的代码要占用开发时间的前90%。剩下的10%的代码要占用开发时间的另一90%。
38、各种各样性格的人都有可能成功,只不过是看你有没有利用自己的性格优势来做事情。
39、计算机软件产业最为惊人的成就,是其持续不断地放弃硬件产业的惊人成果和稳定性。
40、没有伟大的团队就没有伟大的软件,可大部分的软件团队举止就像是支离破碎的家庭。
41、在C++里你想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更为困难了,不过一旦你真的做了,整条腿都要报销。
42、那就是这些自认为痛恨计算机的人的真实面目。他们实际上真正痛恨的是糟糕的程序员。
43、一个人静静坐在电脑面前写代码的感觉,那是什么感觉?那是武林高手闭关修炼的感觉。
44、永远要这样写代码,好像最终维护你代码的人是个狂暴的、知道你住在哪里的精神病患者。
45、想想我们计算机程序的糟糕现状吧,很显然软件开发仍是黑箱艺术,还不能称之为工程学科。
46、跟计算机工作酷就酷在这里,它们不会生气,能记住所有东西,还有,它们不会喝光你的啤酒。
47、每一个问题都是一把锁,你要相信世界上一定有一把钥匙能打开这把锁,你也能找到这把钥匙。
48、人类有史以来的所有发明中——也许不包括手枪或龙舌兰酒——计算机是让你犯错误最多最快的。
49、计算机比人类历史上的任何发明都更快速地导致你犯更多的错误-可能除了手枪和龙舌兰酒是例外。
50、首先学习计算机科学及理论。接着形成自己编程的风格。然后把这一切都忘掉,尽管改程序就是了。
51、程序员是值得尊敬的,程序员的双手是魔术师的双手,他们把枯燥无味的代码变成了丰富多彩的软件。
52、硬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疯子都是不要命的,所以疯子力量大,程序员只有一种,疯狂的程序员。
53、活了一百年却只能记住30M字节是荒谬的。你知道,这比一张压缩盘还要少。人类境况正在变得日趋退化。
54、如果大幅增加费用换来的只是性能可疑的提升,这种情况仅仅出现在赛马和女人身上才是让人可以容忍的。
55、其实你找不到错误不代表错误不存在,同样你看不到技术比你牛的人并不代表世界上没有技术比你牛的人。
56、调试难度本来就是写代码的两倍。因此,如果你写代码的时候聪明用尽,根据定义,你就没有能耐去调试它了。
57、专利大多数都是垃圾。浪费时间去阅读这些专利是愚蠢的。只有专利持有人才会这么干,还得强迫自己才会看。
58、人们常说,伟大的科学学科就像是站在其它巨人肩膀上的巨人。人们也说过,软件产业正如站在其他侏儒脚上的侏儒。
59、对程序员来说大部分的快乐是从解决问题,特别是独立解决问题中获得,而不是从这个CASE有多大,奖金有多少中获得。
60、不管演示在彩排的时候有多好,一旦在观众面前展示时,演示不出错的几率与观众人数成反比,与投入的金钱总额成正比。
61、今天大部分的软件都很像上百万块砖堆叠在一起组成的埃及金字塔,缺乏结构完整性,只能靠强力和成千上万的奴隶完成。
62、看上去我们已经到达了利用计算机技术可能获得的极限了,尽管下这样的结论得小心,因为不出五年这听起来就会相当愚蠢。
63、要是公司里的员工都像我这么能说,而且光说不干活,会非常可怕。我不懂电脑,销售也不在行,但是公司里有人懂就行了。
64、进行软件设计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让它尽量简单,让人看不出明显的不足。另一种是弄得尽量复杂,让人看不出明显的缺陷。
65、程序员在跟宇宙赛跑,他们在努力开发出更大更好的傻瓜程序,而宇宙则努力培养出更大更好的白痴。到目前为止,宇宙领先。
66、有个老套的故事说有人希望他的计算机能像他的电话机一样好用。他的愿望实现了,因为我已经不知道该如何使用自己的电话了。
67、把良好的编程风格教给那些之前曾经接触过BASIC的学生几乎是不可能的。作为可能的程序员,他们已精神残废,无重塑的可能了。
68、伟大的车工值得给他几倍于普通车工的薪水,但一个伟大的软件代码作家,其价值则要等同于一个普通的软件写手的价格的1万倍。
69、复杂性杀死一切。它把程序员的生活给搞砸了,它令产品难以规划、创建和测试,带来了安全挑战,并导致最终用户和管理员沮丧不已。
70、在软件里面,我们鲜有有意义的需求。就算有,衡量成功的唯一尺度也取决于我们的解决方案是否解决了客户对问题是什么的观念的转变。
71、如果汽车能赶上计算机的发展周期的话,一辆今天的劳斯莱斯仅值100美元,每加仑要跑100万英里,每年还得爆炸一次,把里面的人杀个精光。
72、如果麦当劳像软件公司那样运作的话,每一百个巨无霸就会有一个令你食物中毒,而他们的回应是,真对不起,这是一张额外附送两个的赠券。
73、软件供应商在努力尝试让他们的软件更'易于操作'…迄今为止,他们最好的办法就是翻出所有的老手册,然后在封面盖上'易于操作'这几个字。
74、我最近注意到,在共同文化中,那种对计算机变得智能化并最终掌控世界的妄想恐惧症几乎彻底消失了。据我所知,这跟MS-DOS的发布基本是同步的。
75、最好的程序员跟好的程序员相比可不止好那么一点点。这种好不是一个数量级的,取决于标准怎么定:概念创造性、速度、设计的独创性或者解决问题的能力。
76、不管那些计算机书籍如何宣称,只需记住,你并非'傀儡'。真正的傀儡是那些无法设计出易于使用的硬件和软件的那些人,尽管他们是技术专家,因为这是普通消费者赖以生活的东西。
77、运气好的黑客能用几个月的时间-生产出一个小规模的开发团体(比如说,7-8人)历尽艰辛一起工作了一年多才能做出来的东西。IBM经常报告说某些程序员的生产力要比其它工人高百倍,甚至更多。
告诫“远离网络”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珍惜生命,远离游戏
学习诚可贵,成绩价更高,若为游戏故,两者皆重要
在虚幻中杀害自己
不要让你身边的人为你当心了,要自己爱惜自己不要让别人看不起自己.
OICQ实质上是一种病毒,全称是“Oh,I stick you!“(噢,我粘住你了!)
治疗药物是CTW(Close the windows)。
如果你有一个账号,你是值得信赖的;如果你有俩个账号,你是值得尊敬的;如果你有俩个以上且性别不同的账号,恭喜你,你可以自己和自己谈恋爱了。
在聊天室里,看不懂的地方我会相信,看的懂的,我一点也不信。
一个重度OICQ中毒患者,一天要说(打)100句“我爱你“,300句“对不起“,500个“:p“,以及不计其数的“你好,你有空吗?“
爱情似乎很快就能发生,但是爱情的养成是天底下最慢的。一对网上情侣要打超过200万字,才会懂得什么叫爱情。
生产关系于生产力的发展成反比。在这里,生产关系是“好友“的数目,生产力是打字速度。
黑客:是从公安局户口档案里跑出来的、摇身一变的黑人黑户,对于渴望在网上找到真善美的网迷来说,他们是活灵活现的,绝非虚拟的,你要是在自家免费E-mail里泡的时间越长,他们带给你的惊喜会越多。他们是网上唯一的真实,有了他们,你才能够感觉的到世间险恶无所不在,“阴特网“由此得名。
聊天室:对于新鲜事物的不断追求使聊天室几乎成为上网后的必修课。有人把这里当作了“自闭症“的理疗室。还有人在这里期待一张旧船票。
死机:电脑有时会像人一样发呆,基本上是因为不满足主人的刻薄待遇。
一群天底下最无聊的人,却像韭菜一样一茬接着一茬的旺盛的繁殖。
E-mail:对快捷方式的追求与对个人空间追求的初步实现,但是因为免费,所以有很多人占着茅坑不拉屎。
《黑客帝国》经典台词是什么?
1、你执着于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大凡这种人都有大彻大悟的期待,聊可安慰的是,如此就已经离真理不远了。
2、同其他任何人一样,一出世,你就是奴隶,出世就是进监狱,不能去嗅、去尝、去触摸,当一辈子囚犯,一个头脑遭禁锢的囚犯。
3、如果你说真就是你能感觉到的东西,你能闻到的气味,你能尝到的味道,那么这个真就是你大脑作出反应的电子信号。
4、在一生中你都可以感觉到,这个世界出了什么问题,你不知道是什么,但它却真实存在着。就像你的脑中有一根刺,它让你发疯,正是这种感觉驱使你来到这里。
5、如果想知道所作的选择是否明智,就看你在清楚知道将会付出什么代价的情况下,是否会仍然选择那样做。我对所做出的选择充满信心,因为我现在仍然选择这样做。
世界最著名的黑客
李纳斯·托沃兹(Linus Torvalds)
当今世界最著名的电脑程序员、黑客。Linux内核的发明人及该计划的合作者。托瓦兹利用个人时间及器材创造出了这套当今全球最流行的操作系统内核之一。使自由软件从产业思想运动演变成为市场商业运动,从此改变了软件产业,乃至IT产业的面貌。
查德·斯托曼
个人简介:
圈内头衔:无 (毫不隐藏!)
主要成就:老牌黑客。1971年,斯托曼在街上找到一份MIT的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工作。当时他是哈佛大学的一名本科生。后来,斯托曼创立了自由软件基金,打破了软件是私有财产的概念。
第一次接触计算机:1969年在IBM 纽约科学中心,时值16岁。
自己独特的黑客工具:在上世纪 80年代, 斯托曼不拿MIT的薪水但继续在其中的一个办公室工作。在那里他创造了一个新的操作系统GNU--GNU是"GNU's Not Unix"的缩写。
鲜为人知的事实:曾获得麦克阿瑟基金24万美元天才奖。
五短身材,不修边幅,过肩长发,连鬓胡子,时髦的半袖沙滩上装,一副披头士的打扮。看起来象现代都市里的野人。 如果他将一件"麻布僧袍"穿在身上,又戴上一顶圆形宽边帽子,有如绘画作品中环绕圣像头上的光环。一眨眼的功夫,他又变成圣经中的耶稣基督的样子,散发着先知般的威严和力量。野人与基督,恰恰就是自由软件的精神领袖理查德·斯托尔曼的双重属性:他既是当今专有(私有)商业软件领域野蛮的颠覆者,又是无数程序员和用户心目中神圣的自由之神。
在他的理论下,用户彼此拷贝软件不但不是"盗版",而是体现了人类天性的互助美德。对斯托尔曼来说,自由是根本,用户可自由共享软件成果,随便拷贝和修改代码。他说:"想想看,如果有人同你说:'只要你保证不拷贝给其他人用的话,我就把这些宝贝拷贝给你。'其实,这样的人才是魔鬼;而诱人当魔鬼的,则是卖高价软件的人。"可以断定,进入世纪末,软件业发生的最大变革就是自由软件的全面复兴。在自由软件的浪潮下,软件业的商业模式将脱胎换骨,从卖程序代码为中心,转化为以服务为中心。
作为今天的一名电脑用户,如果你的朋友希望你能为他复制一份受版权保护的程序,你不应当拒绝,合作精神比版权更重要。而且,这种合作不应只在地下进行,每个人都应该以此为荣,公开自己的诚实生活,对所有私有软件说"不"。
你应该可以公开、自由地与其他软件使用者合作,你有权了解软件的工作原理,并将其传授给你的学生,当软件发生问题时你完全可以雇用你所喜爱的程序员对它进行修改。你理应得到自由的软件。"
有人说,斯托尔曼应该算是世界上最伟大,软件写得最多的程序设计师。但是,斯托尔曼真正的力量,还是他的思想。因此,他最欣赏的英雄是南非的曼德拉。
约翰·德拉浦
圈内头衔: Cap'n Crunch(嘎吱上尉)
主要成就:发现了使用("嘎吱嘎吱船长"牌的)麦片盒里作为奖品的哨子(向电话话筒吹声)可以免费打(长途)电话。Cap'n Crunch 给几代黑客引入了"盗用电话线路"打(长途)电话的辉煌思想。
第一次接触计算机:青少年时期,试图使投币式公用电话确信得到他的硬币和接通他的电话。
自己独特的工具: 嘎吱嘎吱船长牌的麦片盒里的玩具口哨,能够产生2600 赫兹的音调,这是(让电话系统)开启一个(电话)呼出的蓝匣子(用这种装置侵入电话系统),用户就也可以免费地打(长途)电话。 (随后的奥斯卡梅耶韦纳Oscar Meyer weiner口哨也曾一度获得电话飞客们的青睐)
1943年出生于美国乡村的德拉浦,从小就表现出了极强的反叛性格,这样的性格决定了日后他那特立独行的骇客面目。不过尽管他的个性孤辟,但是他却拥有了一个异常发达的大脑,这使他常常可以比别人更快地获得新的知识。上世纪60年代初期,德拉浦开始接触到计算机这个新生的事物,尽管当时的计算机还只是个庞大、繁杂、呆板的家伙,但是这已经足以令德拉浦迷恋得如痴如醉了。
1968年正在服兵役的德拉浦参加了著名的越南战争,由于他与众不同的性格及糟糕的表现,他在越南战场仅执行一次任务后就被美国空军体面地开除。但是这样的结果却使他及时地从越南战场上返回了美国,使他能够继续投身到他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之中。
回到国内之后他很快就陷入到了一个深渊之中,这就是对当时的电话系统疯狂地钻研。当时ATT(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实现了一项被称为"长途直拨"(DDD,Direct Long Distance Dialing)的革命性的新设想。DDD允许用户不经帮助就能在家庭电话机上拨打一组数字来连接遥远的城市或大陆,一连串快速的、可听见的音调向系统发出交换信息和费用信息,从而可以自动产生连接而无需接线员的介入。德拉浦对此表现出来了极大的兴趣,甚至可以说是达到了疯狂的程度。
埃里克·雷蒙德
任何一场革命或者运动都需要一个理论家,需要一份纲领性的文献,起到真正的"画龙点睛"的神效。除了架构极具思辩力和逻辑性的理论体系,更需要激发起人们对美好理想的向往,为同行者的士气传递极具煽动性的烈焰。目前,这场正在颠覆软件业传统商业模式的自由软件运动也不例外。自由软件精神领袖当然是理查德·斯托尔曼(Richard Stallman),但他太超凡脱俗,而且,除了提出核心理念外,斯托尔曼缺乏著书立作的能力。这些局限,使得埃里克·雷蒙德(Eric S. Raymond)脱颖而出,担当了这个角色。如今,他已经成为开放源代码运动(脱胎于自由软件运动)和黑客文化的第一理论家,不可动摇。
在自由软件启蒙阶段,埃里克·雷蒙德以如椽之笔呼啸而出,其核心著作被业界成为"五部曲":《黑客道简史》(A Brief History of Hackerdom)、 《大教堂和市集》(The Cathedral and the Bazaar)、《如何成为一名黑客》(How To Become A Hacker)、《开拓智域》(Homesteading the Noosphere)、《魔法大锅炉》(The Magic Cauldron)。其中最著名的当然还是《大教堂和市集》,它在自由软件运动中的地位相当于基督教的《圣经》。而用黑客们的话说,这是"黑客藏经阁"的第一个收藏。
1957年,雷蒙德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正好就是黑客文化发源地MIT的所在,也是斯托尔曼发动自由软件运动的大本营。但雷蒙德从小就跟随父母在世界各地东奔西走,13岁之前已经忘掉了两种语言。1971年,他回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州,1976年起开始接触黑客文化,1982年完成第一个开放源代码软件项目。雷蒙德不是光说不练的笔杆子,他INTERCAL编程语言的主要创作者之一,曾经为EMACS编辑器作出贡献。雷蒙德还是著名的Fetchmail程序的作者。
1990年,他编辑了《新黑客字典》。从此对黑客文化着迷,成为黑客部落的历史学家和黑客文化的学者,1996年写成了《黑客道简史》。他开始把自己定位于人类学家:"人类学家的工作就是研究人的行为及整个社会,研究人类文化的形成、文化的作用方式、文化如何随时间变化而变化,以及人类如何适应不同的文化环境等。我考虑最多的是有关计算机黑客的文化,更多地集中于从社会的角度分析,而不是他们的高超技术和程序。"
他以他姓名的缩写,ESR作为黑客代号。
雷蒙管理着30多个开源软件以及10多个主要的FAQ。他还是重要的作家和weblogger。他是INTERCAL编程语言的主要创作者之一,还曾经为EMACS编辑器的发展作出贡献。雷蒙还是Fetchmail程序的作者。
雷蒙的名言,“足够多的眼睛,就可让所有问题浮现。”(Given enough eyeballs, all bugs are shallow),对开放源代码运动影响很大,这亦即是著名的林纳斯定律。
1997年以后,雷蒙成为了开放源代码运动的主要理论家,以及开放源代码促进会(Open Source Initiative)的主要创办人之一。他还担任了开放源代码运动对媒体、商界以及主流文化的形象大使。他是一名优秀的演说家,并曾经到过六大洲的15个国家进行演说。他的话经常被主流媒体所引用,并是所有黑客中曝光率最高的。
雷蒙的策略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一般认为,1998年Mozilla的发布主要归功于他。大多数黑客和主流观察家也同意,正是雷蒙将开放源代码的理念成功地带到了华尔街。但是也有批评他的声音:有一些黑客认为他利用这些机会为自己打广告,而他对理查德·斯托曼和自由软件基金会的理想主义所进行的批评,以及所采取的更务实、更符合市场口味的线路,也曾经在黑客社群里掀起了不小的政治对立。
雷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自由主义者。他对科幻小说十分感兴趣,是一名出色的业余音乐家,还是空手道黑带选手。他坚持美国宪法修正案第二条中关于公民持枪械的自由,并因此遭到很多黑客的反对,但他自己却十分喜欢和人争辩该议题。
埃里克·雷蒙德
任何一场革命或者运动都需要一个理论家,需要一份纲领性的文献,起到真正的"画龙点睛"的神效。除了架构极具思辩力和逻辑性的理论体系,更需要激发起人们对美好理想的向往,为同行者的士气传递极具煽动性的烈焰。目前,这场正在颠覆软件业传统商业模式的自由软件运动也不例外。自由软件精神领袖当然是理查德·斯托尔曼(Richard Stallman),但他太超凡脱俗,而且,除了提出核心理念外,斯托尔曼缺乏著书立作的能力。这些局限,使得埃里克·雷蒙德(Eric S. Raymond)脱颖而出,担当了这个角色。如今,他已经成为开放源代码运动(脱胎于自由软件运动)和黑客文化的第一理论家,不可动摇。
在自由软件启蒙阶段,埃里克·雷蒙德以如椽之笔呼啸而出,其核心著作被业界成为"五部曲":《黑客道简史》(A Brief History of Hackerdom)、 《大教堂和市集》(The Cathedral and the Bazaar)、《如何成为一名黑客》(How To Become A Hacker)、《开拓智域》(Homesteading the Noosphere)、《魔法大锅炉》(The Magic Cauldron)。其中最著名的当然还是《大教堂和市集》,它在自由软件运动中的地位相当于基督教的《圣经》。而用黑客们的话说,这是"黑客藏经阁"的第一个收藏。
1957年,雷蒙德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正好就是黑客文化发源地MIT的所在,也是斯托尔曼发动自由软件运动的大本营。但雷蒙德从小就跟随父母在世界各地东奔西走,13岁之前已经忘掉了两种语言。1971年,他回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州,1976年起开始接触黑客文化,1982年完成第一个开放源代码软件项目。雷蒙德不是光说不练的笔杆子,他INTERCAL编程语言的主要创作者之一,曾经为EMACS编辑器作出贡献。雷蒙德还是著名的Fetchmail程序的作者。
1990年,他编辑了《新黑客字典》。从此对黑客文化着迷,成为黑客部落的历史学家和黑客文化的学者,1996年写成了《黑客道简史》。他开始把自己定位于人类学家:"人类学家的工作就是研究人的行为及整个社会,研究人类文化的形成、文化的作用方式、文化如何随时间变化而变化,以及人类如何适应不同的文化环境等。我考虑最多的是有关计算机黑客的文化,更多地集中于从社会的角度分析,而不是他们的高超技术和程序。"
他以他姓名的缩写,ESR作为黑客代号。
雷蒙管理着30多个开源软件以及10多个主要的FAQ。他还是重要的作家和weblogger。他是INTERCAL编程语言的主要创作者之一,还曾经为EMACS编辑器的发展作出贡献。雷蒙还是Fetchmail程序的作者。
雷蒙的名言,“足够多的眼睛,就可让所有问题浮现。”(Given enough eyeballs, all bugs are shallow),对开放源代码运动影响很大,这亦即是著名的林纳斯定律。
1997年以后,雷蒙成为了开放源代码运动的主要理论家,以及开放源代码促进会(Open Source Initiative)的主要创办人之一。他还担任了开放源代码运动对媒体、商界以及主流文化的形象大使。他是一名优秀的演说家,并曾经到过六大洲的15个国家进行演说。他的话经常被主流媒体所引用,并是所有黑客中曝光率最高的。
雷蒙的策略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一般认为,1998年Mozilla的发布主要归功于他。大多数黑客和主流观察家也同意,正是雷蒙将开放源代码的理念成功地带到了华尔街。但是也有批评他的声音:有一些黑客认为他利用这些机会为自己打广告,而他对理查德·斯托曼和自由软件基金会的理想主义所进行的批评,以及所采取的更务实、更符合市场口味的线路,也曾经在黑客社群里掀起了不小的政治对立。
雷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自由主义者。他对科幻小说十分感兴趣,是一名出色的业余音乐家,还是空手道黑带选手。他坚持美国宪法修正案第二条中关于公民持枪械的自由,并因此遭到很多黑客的反对,但他自己却十分喜欢和人争辩该议题。
埃里克·雷蒙德
任何一场革命或者运动都需要一个理论家,需要一份纲领性的文献,起到真正的"画龙点睛"的神效。除了架构极具思辩力和逻辑性的理论体系,更需要激发起人们对美好理想的向往,为同行者的士气传递极具煽动性的烈焰。目前,这场正在颠覆软件业传统商业模式的自由软件运动也不例外。自由软件精神领袖当然是理查德·斯托尔曼(Richard Stallman),但他太超凡脱俗,而且,除了提出核心理念外,斯托尔曼缺乏著书立作的能力。这些局限,使得埃里克·雷蒙德(Eric S. Raymond)脱颖而出,担当了这个角色。如今,他已经成为开放源代码运动(脱胎于自由软件运动)和黑客文化的第一理论家,不可动摇。
在自由软件启蒙阶段,埃里克·雷蒙德以如椽之笔呼啸而出,其核心著作被业界成为"五部曲":《黑客道简史》(A Brief History of Hackerdom)、 《大教堂和市集》(The Cathedral and the Bazaar)、《如何成为一名黑客》(How To Become A Hacker)、《开拓智域》(Homesteading the Noosphere)、《魔法大锅炉》(The Magic Cauldron)。其中最著名的当然还是《大教堂和市集》,它在自由软件运动中的地位相当于基督教的《圣经》。而用黑客们的话说,这是"黑客藏经阁"的第一个收藏。
1957年,雷蒙德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正好就是黑客文化发源地MIT的所在,也是斯托尔曼发动自由软件运动的大本营。但雷蒙德从小就跟随父母在世界各地东奔西走,13岁之前已经忘掉了两种语言。1971年,他回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州,1976年起开始接触黑客文化,1982年完成第一个开放源代码软件项目。雷蒙德不是光说不练的笔杆子,他INTERCAL编程语言的主要创作者之一,曾经为EMACS编辑器作出贡献。雷蒙德还是著名的Fetchmail程序的作者。
1990年,他编辑了《新黑客字典》。从此对黑客文化着迷,成为黑客部落的历史学家和黑客文化的学者,1996年写成了《黑客道简史》。他开始把自己定位于人类学家:"人类学家的工作就是研究人的行为及整个社会,研究人类文化的形成、文化的作用方式、文化如何随时间变化而变化,以及人类如何适应不同的文化环境等。我考虑最多的是有关计算机黑客的文化,更多地集中于从社会的角度分析,而不是他们的高超技术和程序。"
他以他姓名的缩写,ESR作为黑客代号。
雷蒙管理着30多个开源软件以及10多个主要的FAQ。他还是重要的作家和weblogger。他是INTERCAL编程语言的主要创作者之一,还曾经为EMACS编辑器的发展作出贡献。雷蒙还是Fetchmail程序的作者。
雷蒙的名言,“足够多的眼睛,就可让所有问题浮现。”(Given enough eyeballs, all bugs are shallow),对开放源代码运动影响很大,这亦即是著名的林纳斯定律。
1997年以后,雷蒙成为了开放源代码运动的主要理论家,以及开放源代码促进会(Open Source Initiative)的主要创办人之一。他还担任了开放源代码运动对媒体、商界以及主流文化的形象大使。他是一名优秀的演说家,并曾经到过六大洲的15个国家进行演说。他的话经常被主流媒体所引用,并是所有黑客中曝光率最高的。
雷蒙的策略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一般认为,1998年Mozilla的发布主要归功于他。大多数黑客和主流观察家也同意,正是雷蒙将开放源代码的理念成功地带到了华尔街。但是也有批评他的声音:有一些黑客认为他利用这些机会为自己打广告,而他对理查德·斯托曼和自由软件基金会的理想主义所进行的批评,以及所采取的更务实、更符合市场口味的线路,也曾经在黑客社群里掀起了不小的政治对立。
雷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自由主义者。他对科幻小说十分感兴趣,是一名出色的业余音乐家,还是空手道黑带选手。他坚持美国宪法修正案第二条中关于公民持枪械的自由,并因此遭到很多黑客的反对,但他自己却十分喜欢和人争辩该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