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查分短信有“木马”,“钓鱼”网站有后门,考生、家长应该如何防范骗局?
- 2、苹果也不安全了?谷歌安全专家发出警告,iPhone用户也中招
- 3、手机中了木马病毒了怎么办
- 4、收到12381短信要去派出所吗
- 5、网上认识的对象没见过面,对方却要我帮他操作一些投资,说带我一起赚钱,是骗子?
查分短信有“木马”,“钓鱼”网站有后门,考生、家长应该如何防范骗局?
考完试,考生和家长最关心的是高考分数。一些不法分子会抓住这种心理,通过伪造、勾选“钓鱼”网站或发送带有“木马”病毒的手机短信,试图入侵考生电脑或手机。一旦成功,就会盗取考生手机号、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信息,然后盗取网上支付账号实施诈骗。高考结束后,各地高考机构将及时公布高考成绩查询时间和查询方式。警方提醒:考生和家长在查询考生成绩时一定要有真实性意识。通过学校或教育部门指定的官方查询方式或搜索网站查询成绩。切记不要轻易点击手机短信中的不明链接。
犯罪分子通过短信发送带有木马链接的虚假网站。一旦点击,木马病毒会自动植入手机,从而获取手机关联的银行卡等信息。通过拦截支付验证码,可以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实现网购或转账骗钱。在查询考生和家庭成员的分数时,要认准教育部门规定的查询方式和查询分数的网站,不要轻易点击短信中的不明链接。
据媒体报道,2019年高考结束后,考生家长刘先生收到一条“可以提前知道高考分数线,早做准备,更好地填报志愿,争取让孩子上一个自己喜欢的好学校”的短信。刘先生一高兴,就点开了短信上的链接,但刘先生最后没想到的是,孩子的高考成绩没有查到,手机网银里的一万多块钱还不翼而飞,不断收到短信让他很苦恼。
很多不法分子窃取了考生的所有信息后,会用各种方式绑架。很多人会冒充“官方人员”或者“内部人员”,告诉考生我们和父母有关系,可以把住后门,开窗户。但实际上,高考以及随后的录取工作都是绝对公平公正的,没有任何人为因素。即使里面有人,严格的准入机制和规则也会让其无从下手。
苹果也不安全了?谷歌安全专家发出警告,iPhone用户也中招
苹果也不安全了?谷歌安全专家发出警告,iPhone用户也中招
苹果是现在智能手机的开山鼻祖,2007年苹果创始人乔布斯在苹果新品发布会上,像变魔法一样从口袋里掏出小巧玲珑的iPhone初代机,震惊全球手机市场并很快席卷世界,推动了智能手机的发展和移动互联网的诞生。
由于苹果的iPhone手机独占iOS系统,其隐私性和安全性一直受人推崇。网络上有一则故事广为流传。据说美国纽约的警察想从罪犯的iPhone手机里搜集罪证,但安全专家却始终无法破解手机,最后要求苹果公司远程解锁手机却遭到苹果拒绝。
iPhone手机超强的安全性一下名声大噪,相比之下,安卓系统因为开源的特性,以及众多安卓系手机厂商的“魔改”,隐私性和安全性一直饱受诟病。但最近谷歌的安全专家却发出警告,iPhone手机存在一个“致命”的安全漏洞,入侵者无需接触用户的iPhone手机就可以获得手机里的一切信息。
据《今日俄罗斯》的报道,一名谷歌的资深信息安全研究员,发现了苹果的iPhone手机、手表、平板电脑等设备存在重大安全漏洞,这些苹果硬件设备通过AirDrop传输照片和文件时,使用了一个名为AWDL的网络协议,这个网络协议正是漏洞的关键。
谷歌的研究人员利用这个漏洞,仅用2分钟就破解了一台苹果手机,手机里的所有数据都能被入侵者访问,包括下载照片、浏览信息,以及打开摄像头和麦克风进行监视和监听。而且整个过程都不用触碰设备,全部远程操控。
更重要的是,即便用户关闭了AWDL协议,入侵者仍然有办法重新打开它。保守估计全球也有近10亿的苹果设备用户,如果这个漏洞泛滥,那造成的后果将不堪设想。好在苹果已经在新系统中悄悄修复了这个漏洞,但是并没有告诉用户们。
实际上近几年来苹果屡次发生安全漏洞引发的“门”事件。比如2014年震惊世界的“好莱坞门”事件,有黑客利用苹果公司的iCoud系统的漏洞,盗取了众多当红男女明星的私密照,包括斯嘉丽·约翰逊、艾薇儿、蕾哈娜等101位明星被波及。
而在用户隐私方面,苹果的员工也曾犯下大错。2016年澳大利亚苹果零售店的几名男性员工窃取了100多客户的私密照片。2019年美国加州的一名苹果女用户在送修苹果手机时,保存在手机里的私密照被苹果商店的员工偷偷分享到网络上。
在当今信息高度发达的 社会 ,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手机里的信息泄露,严重的话会造成重大的财产损失和隐私损失。对我们普通手机用户来说,只要做到这几点就能极大的提升手机信息的安全性。
一是在公众场合使用免费WiFi时,尽量不要登录网银或第三方支付平台,还有一些重要的软件账号和密码。
二是不要打开来路不明的网址链接,这些链接一般都暗藏木马病毒,能轻易盗取手机里的重要信息。
三是打开手机的防盗功能,万一不小心把手机丢了,也能通过定位找回手机,或者远程清理手机里的信息。
总而言之,天下没有不存在漏洞的手机,连iPhone也无法保证100%的安全性。更重要的是靠用户在日常使用中注意不要给不法分子留下可趁之机。另外另外特别重要的信息和资料也不要长期保存在手机里。
手机中了木马病毒了怎么办
由于现在短信诈骗的形式层出不穷,令人防不胜防,收到短信时,最好不要点开短信当中的链接。越是惹眼的短信,越要留个心眼,谨防手机中毒。那么,手机中木马病毒了怎么办呢?下面我为大家收集整理了手机中了木马病毒了怎么办,欢迎大家阅读!
中木马病毒详解过程
1、当点击链接以后手机看上去没有任何反应,但是后台已经开始下载木马程序并自动安装,在这个过程中,用户可能会误认为链接无效,继而不会去注意它。
2、木马病毒装上去以后,卸载比较难的,有些安装的路径隐藏比较地比较深,让用户找不到,有些就干脆让你无法卸载,除非重新刷机。
3、木马安装好以后,会将用户手机的root权限并将用户的收取短信功能屏蔽,也就是说用户的手机收不到银行发来的短信,木马病毒会自动将用户收到的短信发到嫌疑人的手机上。
5、木马程序会探测用户的支付宝、银行卡等账户信息和密码,并将这些重要信息发到嫌疑人手机上。
6、嫌疑人拿到这些账户和密码以后开始登陆对应的平台进行转账或者消费,他们通过银行卡快捷支付的方式进行转账消费,而银行快捷支付是会发送一条验证码到用户手机的,但这个时候用户的手机短信收取功能已经被屏蔽掉了,用户是察觉不到的,短信自动转发到嫌疑人的手机上,于是嫌疑人就成功的完成支付。
怎么才能知道手机是否安装了恶意的木马程序?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手机用户可以登陆运营商的网上营业厅,查看自己手机的短信详单,看是否有短信批量自动发送了陌生的号码。
手滑点击链接怎么办?
1、一旦点击链接后,要立即关机,拿下手机卡,将手机重装系统,恢复出厂设置或用杀毒软件查杀病毒。
2、在第一时间向通讯录内亲朋好友告知,及时删除短信,不要点击链接。
3、通过其他途径及时修改银行卡、支付宝等账号
4、解除银行卡绑定手机号,注销银行卡,转出银行卡内余额。
怎么预防手机中木马病毒?
手机安装杀毒软件,不点击陌生的链接,不安装陌生人发来的不明软件。另外,建议银行卡绑定的手机号码最好不要与使用的手机号码一样,这样即便是使用的手机中病毒了,骗子也接收不到银行发来的快捷支付密码。
手机中病毒有哪些症状
一般说来,常见的手机中毒症状有自动重启、自动关机、自动发彩信短信、耗电、反映慢,有的还会有文件丢失、软件和系统运行速度变慢等等。
手机如果中毒,请立即下载手机杀毒软件进行查杀。你可以安装一个网秦手机杀毒软件,一定要去官网下载,安装杀毒软件后先把病毒库更新到最新的,然后进行全盘扫描,如果有病毒会提示删除。全部扫描完成后,请重启手机,再全盘扫描一遍,彻底清除手机上的病毒。
手机中毒的解决方法
防范措施有:
1、隐藏或关闭手机的蓝牙功能,以防手机自动接收病毒;
2、不要往手机上下载来路不明的软件;
3、不要安装通过彩信和蓝牙发送过来的可安装文件;
4、最好给手机安装杀毒软件;
5、使用sd卡、t-flash等内存卡交换数据时注意防止病毒感染;
6、下载信息时保证信息源可靠;
7、平时对于手机内的电话本及重要信息要经常性备份,以防感染病毒后造成丢失;
8、关注最新手机病毒的新闻报告及防范措施,对于已经感染的手机,建议重新刷机并安装杀毒软件。
手机维修的一般过程
1.正确拆机。用户拿来维修的手机不要盲目乱拆,要仔细观察小心拆卸。拆下的各种配件要统一放在一个盒子里面,千万不要随手放在维修桌上,以防配件丢失。
2.要能正确操作手机的菜单。对维修人员来说必须掌握怎样调整手机振铃声音的种类、大小、听筒音量的大小;怎样设置手机来电无声;怎样限制手机的呼入、呼出;怎样控制背光灯的亮与熄灭;怎样存储电话号码等等手机的各项功能。
3.先简后繁,先易后难。即先考虑故障是由于手机接触不良造成的或由菜单设置不当等最简单的原因引起。排除这些简单原因,再考虑维修电路板上的故障。
4.先电源,后整机。
5.仔细观察电路板元器件,并用镊子触动一些比较容易出现虚焊的地方。观察是否有元器件脱落、烧坏、虚焊。
6.加直流稳压电源,进行检查维修。
如何避免手机中病毒
方法一:找一个绿色的下载平台
业内人士表示,正规的软件下载平台如安卓市场会在发布第三方开发的手机软件前,进行病毒扫描,从而有效阻断病毒传播。但在雨后春笋般的国内各类安卓下载平台中,这类平台并不占很高的比例。
安卓市场是中国最大的android安卓应用市场,安卓市场官网打造成最全面、快捷的安卓软件、游戏等电子应用下载市场。用安卓手机,装安卓市场
另外,手机用户在下载时可细心留意一下上传者的名称,一些下载平台的应用上传者并非官方开发者,而是一些个人的名字,此类应用慎用。
方法二:为自己的手机设置权限
一些用户在下载软件时,从来不仔细查看授予该软件的权限,而是直接点同意。事实上,发短信、查通讯录、连接互联网、GPS定位等权限是否与这款软件的主要功能有关,值得留意一下,因为这些功能是极容易暴露个人隐私的`。发短信的权限,更是不少软件偷发短信、订购付费服务等吸费行为的根本原因。另一些用户为了更改一些关键的设置,使手机更炫,选择root(获得超级管理员权限)以使系统文件也可以随意更改,但这样让手机的安全性更低。如无必要,最好不要做这类选择。
方法三:不要点开陌生链接或热点
在所有已报告的病毒感染事件中,17%是通过短消息扩散的。一些手机恶意软件会自动给通讯录上的好友发送含有恶意代码的彩信,或是恶意链接。如果你收到这类短信,千万不要点开其中的链接。
另外一些恶意程序被隐藏在WiFi热点背后,通过截取数据流,登录受害者的邮箱和社交网络,所以如果无意发现附近有一个没有密码的WiFi热点,可不要觉得可以占便宜就欣喜地登录。
方法四:用杀毒软件查杀
给智能手机装一个杀毒软件,定期提示和查杀也是不错方法。不过也有人认为其中的设置较为复杂,那么有没有傻瓜式的杀毒软件呢?
如何预防手机中病毒
1.乱码短信、彩信,删。
乱码短信、彩信可能带有病毒,收到此类短信后立即删除,以免感染手机病毒。
2.不要接受陌生请求。
利用无线传送功能比如蓝牙、红外接收信息时,一定要选择安全可靠的传送对象,如果有陌生设备请求连接最好不要接受。因为前面说过,手机病毒会自动搜索无线范围内的设备进行病毒的传播。
3.保证下载的安全性。
现在网上有许多资源提供手机下载,然而很多病毒就隐藏在这些资源中,这就要求用户在使用手机下载各种资源的时候确保下载站点是否安全可靠,尽量避免去个人网站下载。
4.选择手机自带背景。
漂亮的背景图片与屏保固然让人赏心悦目,但图片中带有病毒就不爽了,所以用户最好使用手机自带的图片进行背景设置。
5.不要浏览危险网站。
比如一些黑客,本身就是很危险的,其中隐匿着许多病毒与木马,用手机浏览此类网站是非常危险的。
如何防、治病毒
防毒根源在谨慎
当看到非官方网站,来路不明的网站需要谨慎打开,打开前可以先在百度中搜索网站相关信息!并且打开杀毒软件进行防护!
手机权限要留意,root风险不可估
部分软件安装时要注意该软件获取的手机权限,允许访问通讯录的软件要格外留意!不要将手机随意root,root后系统处于全开放状态,很容易让病毒有可乘之机!
杀毒软件选主流
现在的主流手机杀毒软件:360安全卫士、QQ安全管家等都是结合防毒、治毒的手机防护软件,一旦手机异常立即打开杀毒软件进行查杀病毒可以很大程度防止手机损害,保证安全!
收到12381短信要去派出所吗
工信部出“反诈”新招!
自7月14日起
反诈预警短信12381正式上线
首次实现了对潜在涉诈受害用户
进行短信实时预警
该系统可根据
公安机关提供的涉案号码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
自动分析发现潜在受害用户
并通过12381短信端口
第一时间向用户发送预警短信
提示用户可能面临“贷款”、
“刷单返利”、“冒充公检法”
等9类电信网络诈骗案件
所以
当你收到12381的预警短信
说明你正遭受网络诈骗侵害
应提高警惕
及时中止与诈骗分子
联系或止付资金
该预警短信不携带任何网址链接、
微信、电话号码等联络方式
无需任何回复/回拨
此外,2019年11月8日
反电信网络诈骗专用号码
96110正式启用
如果接到该号码打来的电话
切勿当做诈骗电话直接挂断
一定要及时接听
耐心听取劝阻员的劝阻
避免上当受骗
警方提醒:
一、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记“三不一多”原则:
未知链接不点击
陌生来电不轻信
个人信息不透露
转账汇款多核实
二、遇到电信网络诈骗怎么办?
1、准确记录骗子的账号、账户名称,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电话。
2、请保存聊天记录和转账记录等相关证据,及时到属地派出所报案。
3、如果不慎点击“木马病毒”链接造成资金损失的,需将手机进行刷机操作,同时将手机绑定的银行卡第三方支付密码进行更改。
网上认识的对象没见过面,对方却要我帮他操作一些投资,说带我一起赚钱,是骗子?
你好,这种情况有理由怀疑为诈骗。
网络诈骗犯罪的常见形式
(一)网络购物诈骗
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网络虚构代购货物或服务等事实,骗取受害人财物(见(2018)苏0114刑初181号、(2019)苏06刑终330号);或冒充网络平台客服,以缺货、货品质量有瑕疵等虚假理由,骗取受害人点击所谓的退款链接(实为木马病毒链接)的方式,骗取受害人财物(见(2017)粤07刑终236号、(2017)浙01刑终807号)。
(二)网络钓鱼型诈骗
行为人发布虚假信息,诱骗受害人点击其发布的链接,继而利用钓鱼网站链接、木马程序链接、网络渗透等技术手段获取被害人财物(见(2017)浙06刑终340号);或者利用钓鱼网站获取他人的网络账号、密码、电话号码、身份号码等公民个人身份信息(见(2018)浙0602刑初35号)。
(三)网络拍卖诈骗
行为人通过虚构网络购物、拍卖等交易网站,虚构标的,诱骗受害人竞拍,进而骗取他人财物;或者虚构可以帮助他人高价拍卖商品,骗取受害人财物(见(2019)渝0113刑初6号)。
(四)网络中奖诈骗
行为通过网络虚构受害人中奖的事实,利用钓鱼网站链接等手段对他人实施诈骗(见(2018)粤刑终27号);或者行为人以虚构掌握所谓内部信息、跟随操作稳赚不赔等噱头,诱骗受害人在网络平台上购买彩票或赌博,骗取财物(见(2019)吉刑终63号、(2019)陕01刑终200号)。
(五)网络理财荐股诈骗
行为人以免费推荐股票吸引受害人,获取受害人信任后,在虚构事实推荐受害人到其控制的网络平台投资,进而骗取投资款(见(2016)粤刑终416-418号);或者行为人向不特定人员推荐股票信息,在获取投资人信任后,虚构所谓内部信息,跟随操作可以快速盈利等,要求投资人支付会员费、咨询费、保密费等费用,骗取财物(见(2017)苏12刑终267号);或者私设网络理财、期货等交易平台,诱骗客户在平台上投资理财或炒期货,骗取客户佣金、点差,或人为造成客户亏损(见(2020)苏0602刑初140号)。
(六)网络贷款诈骗
行为人利用受害人急需资金的心理,虚构网络贷款公司或冒用其他网贷公司的名义,以虚假放贷诱骗受害人支付所谓保险费、保证金、激活费、公证费、服务费等,来实施诈骗(见(2019)闽08刑终340号);或者行为人虚构可以办理网络贷款,以验证受害人银行资金流水为名,将受害人银行卡内资金转走(见(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