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电影《黑客帝国》怎么样?
“这就是你一生中都会体验到的感觉。感觉到这世界出了什么问题。你不知道问题是什么,但知道它在那里,就像在你脑中有一个碎片,搞得你快发狂了……到处都有Matrix,它无时无处不包围着我们,甚至在这里,这个房间里……是这个世界蒙蔽了你的双眼,让你看不见真相。”
“什么是真相?”
“真相是你是一个奴隶,尼奥。你,和其他所有人一样,生来受奴役……你给关在一所监狱里,这监狱你无法闻及,无法品尝,无法触摸。这是你头脑的监狱。”
以上是《黑客帝国1》中,孟菲斯和尼奥的对白。
把这段对白放进任何一部20世纪的现代主义小说里,都可以称得上恰如其分。然而,假如把这段对白放进一本20世纪的哲学著作中,则显得幼稚和不够专业化。
当下国际学术界最为走红的哲学家,专业是后结构主义学家斯拉热沃.齐泽克曾经写过一篇长文,名叫《黑客帝国或颠倒的两面》,运用拉康、康德和弗洛伊德的哲学,对《黑客帝国1》进行了一番“专业化”的解读。
《黑客帝国》忽然唤醒了人们对哲学的热情,柏拉图、康德、尼采、超验主义、法兰克福学派、后现代理论,都赶鸭子上架般地被用来阐释一部通俗科幻电影、票房冠军。
在齐泽克写《黑客帝国或颠倒的两面》这篇文章的时候,《黑客帝国2》正在拍摄,所有剧情都属于高度保密,齐泽克运用拉康的哲学理论顺利推理出了《黑客帝国2》的故事结构。
齐泽克写道:“也许,在《黑客帝国》的续集中,我们很有可能会看到,那个‘真实的荒漠’只不过是由(又一个)Matrix生育出来的东西而已。”按照古希腊朴素的哲学观点:太阳下没有新鲜的事物。
齐泽克有理由认为这部电影没什么新奇之处,导演沃卓斯基兄弟的奇思妙想和“深刻的思考”,都可以通过哲学逻辑得出圆满的解决。
然而,对于绝大多数观众来说,哲学是一门深奥的专业科学,不仅20世纪的拉康,就是19世纪的康德,同样是晦涩难懂,敬而远之。在拉康和康德面前,沃卓斯基显得小儿科。
但是,作为21世纪初期大众文化的一个“胜利果实”,《黑客帝国》充分显示了当下时代,“非哲学家”的哲学思考——来源于生活,不专业,显得幼稚。
如何评价黑客帝国1?值得一看吗?
黑客帝国1是一部颠覆性的,具有宗教革命意义的科幻电影,影片讲述一名年轻的网络黑客尼奥发现看似正常的现实世界实际上是由一个名为“矩阵”的计算机人工智能系统控制的。尼奥在一名神秘女郎崔妮蒂的引导下见到了黑客组织的首领墨菲斯,三人走上了抗争矩阵的征途,第一部是具有开创性的,为观众打开了一个新世界,值得观看。
黑客帝国中尼奥在现实世界中为什么有超能力
首先你搞反了,那个锡安和飞船以及章鱼机器人的世界才是现实世界,那个和我们的现在一样的世界才是虚幻世界,就是母体创造出来的程序。你先搞清楚这个才能理解下面的问题。
其实很简单,之所以有超能力是因为尼奥是电脑系统中的一个漏洞,就是微软不断的要求下载补丁要补的那个东西,因为他是漏洞,所以他就拥有这个系统中其他程序所没有的权限,也就是表现出来的能飞什么的。而那些特工就是杀毒软件,要不断地去补这些漏洞。这是一部在计算机世界秩序下编造出来的电影,所以你要拿计算机的思维方式来理解。
至于说他后面什么哲学思想那实在是太小儿科了,每个十八岁左右的喜欢思考的孩子都能想到类似的问题,都是这部电影招徕观众的噱头而已,他们就是让观众进行热烈的讨论,这样就能多赚几张电影票,其实那些所谓的哲学思想太初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