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在我的手机种木马病毒,警察能查出来吗?
一般警察是不会管的,因为对社会危害不是太大,如果木马病毒的传播范围广了,不止你一个受害者,而是大面积的用户都遭受到了木马袭击。比如当年的勒索病毒一样。那样就会惊动警方,可能警察会着手调查的。如果只是你一个人的话,可能警察也会管吧
木马病毒的查杀
现在电脑的木马病毒实在太多了,所以电脑一定要安装一个腾讯电脑管家,管家会帮你自动扫描系统的文件,如果问题就直接帮你查杀了,保证了你电脑的安全使用。
如何检测网站有没有木马病毒
一、在线监测
从事SEO优化工作的站长应该都清楚,如果在搜索引擎框框内输入site:+网站,就能看到我们网站网页被收录的情况,不仅如此,通过此种方式同样可以看大我们网站的安全情况。另外,现在很多的企业使用的服务器内大多数都会安装杀毒软件,而这些安全软件中大多都有在线木马监测功能,一旦有木马入侵我们的网站,这些安全软件都会进行提示以及清理。当然,企业自己要要自己定期的对网站做全面监测,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守护网站的安全。
二、访问网站时提示网站有病毒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目前在互联网中存在很多的杀毒软件,当自己访问网站时,如果杀毒软件提示存在风险或者是网站有病毒,这时就应该认真的检测一下网站了。如果被人挂马了,自然说明网站的控制权在别人的手里,一旦对方是有所图的,改掉网站的内容或者信息,那这这对于企业而言将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所以在此,天津网站建设-文率科技提醒大家,也不要访问一些有病毒的网站,以免受感染了。
三、网站源代码
大部分企业网站被挂木马都是挂在首页的位置,当企业打开自己的网站显示的并非是自己的所添加的内容,那么可以肯定这些内容一定是网站黑客挂上去的,并且有些黑链还会隐藏到网站的源代码中,网站首页是看不到的,这时候就需要我们一行一行的检查网站源代码了,一般的木马都是放在头部或者尾部,企业在检查的时候可以着重的检查这两个部分,不过,其他部分也不能放过哦,尽量做到万无一失。
四、FTP
一般情况,检查网站是不是通过FTP或者登陆服务器查看文件的修改时间,因为键入是黑客的话要是他修改了网站文件,那么改文件的修改的时间就会跟改变,如果某些文件的修改时间明显比其他文件要晚,而我们自己并没有改动过,那么说明这个文件已经被黑客修改过了,这时就说明你的网站可能已经中毒或挂上了木马,而这通过查看源文件的方式就可以看到。
五、死链接
众所周知,网站死链接对于网站排名的影响力,一旦您的网站出现过多的死链,那么您的网站一定不会在搜索引擎中占有好的排名,而一般情况下黑客会在您网站的内页中挂上木马,因为内页被挂木马的话一般是很难察觉的,建议大家一定要利用专业的查死链工具进行查找,会出现一些链接,然后找到这些代码,从网站后台进行删除。
网站被挂木马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如何处理木马,相信看过小编为您分享的文章,聪明的您心中一定会有自己的对对策,在此还需要提醒大家,如果不想您的网站经常被挂木马,在进行网站建设时,一定要选择与专业的建站服务商合作,一般情况下,专业建站服务商的技术都是非常出色。
木马病毒如何查杀?
这是木马代理下载器的一个变种
下载木马,盗帐号密码的
清除方法:
首先打开注册表编辑器或用来恢复文件关联的工具(如RegFix),先不要关闭(否则再次启动应用程序的时候使病毒又重新加载,或者将“.exe”的后缀名改为“.com”也可以。),然后通过任务管理器或KillBox或者是TroyanFindInfo等进程管理工具结束病毒Rundll32.exe的进程,接下来恢复EXE和TXT文件关联,最后再找到病毒文件删除掉:
%System%\ .exe
%System%\notepad .exe
%Windows%\System\RUNDLL32.EXE(如果是Windows 2000/XP)
%Windows%\System32\RUNDLL32.EXE(如果是Windows 9x)
还有一步,到QQ安装目录下,把病毒生成的TIMPlatform.exe删除,然后把TIMP1atform.exe改名为TIMPlatform.exe即可。
注:推荐使用工具来恢复TXT文件关联。
木马可以把自己改为系统启动时必定会调用的某个文件名,并复制到比原文件要浅一级以上的目录里。Windows系统搜寻一个不带路径信息的文件时遵循一种“从外到里”的规则,这就意味着,如果有两个同样名称的文件分别放在C:\和C:\Windows下,Windows会执行C:\下的程序,而不是C:\Windows下的,这就是木马运行起来的方式。但关键是如果你以为删除掉这些木马程序就万事大吉的话,你会发现在删除之后哭都来不及:系统也出了故障,所有应用程序都打不开了。因为在Windows系统里,文件的打开操作是通过注册表内相应键值指定的应用程序来执行的,这个部分位于注册表的“HKEY_CLASSES_ROOT”主键内。而应用程序自身也被视为一个文件,它也属于一种文件类型,同样可以用其他方式开启,只不过Windows设置它的调用程序为“"%1" %*”,但是木马程序则修改了应用程序(EXE文件)的并联方式,它将EXE后缀名对应的exefile类型的“打开方式”改成了“木马程序 "%1" %*”,也就是说,系统是通过调用木马程序将原来的.exe程序打开。所以当你把木马杀死后,没有东西给被改变并联方式的.exe文件传递参数,就没法启动这些程序,自然你的电脑的应用程序就打不开了。
一种最最最方便简捷有效的方法来恢复.exe文件的关联文件:新建一个记事本文件,把下面的复制进去
Windows Registry Editor Version 5.00
[HKEY_CLASSES_ROOT\exefile\shell\open\command]
@="\"%1\" %*"
直接保存,然后右键点此文件,选打开方式-〉选择程序-〉浏览到windows文件夹里双击regedit,把信息加到注册表就可以了
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检查计算机是否中了木马病毒?
严格来讲,木马和病毒是两种概念。木马是一种载体,最终的目的是把宿主程序(一般是后门程序和病毒程序)植入目标计算机。
所以你的问题的答案应该是这样的:
对于木马程序,首先应该查看系统进程(使用windows2000/xp的任务管理器或者第三方软件)中有没有异常活动的进程,如果有,仔细检查该进程的来源。
再用工具查看windows的启动项,用winxp下的msconfig或者其他工具都可以。一般木马的入口都在这里,把可疑的启动项禁止,再次启动以确认。
使用netstat程序或者其他工具查看本机的端口开放情况,对于无法确认的开放端口,察看其监听程序是否为合法软件。
最后,可以用专用工具来查杀,比如木马防线,木马克星等工具,防病毒软件在这方面的功能比较弱,但也有一定的功效。
怎样检查电脑上是否有木马病毒?
愿我的答案 能够解决您的烦忧
用杀毒软件去检测一下不就能知道了么,多简单点事儿啊
我教你怎么去给你电脑杀毒哈,很靠谱的哦
1,下载腾讯电脑管家“10”最新版
2,打开杀毒页面开始查杀,切记要打开小红伞引擎。如果普通查杀不能解决问题,您可以打开腾讯电脑管家---杀毒——全盘杀毒- 进行深度扫描。
3,查杀处理完所有病毒后,立刻重启电脑,再进行一次安全体检,清除多余系统缓存文件,避免二次感染。
如果您对我的答案不满意,可以继续追问或者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有木马病毒的?
电脑病毒的起源
电脑病毒的概念其实源起相当早,在第一部商用电脑出现之前好几年时,电脑的先驱者冯?诺伊曼(John Von Neumann)在他的一篇论文《复杂自动装置的理论及组识的进行》里,已经勾勒出病毒程序的蓝图。不过在当时,绝大部分的电脑专家都无法想像会有这种能自我繁殖的程序。
1975年,美国科普作家约翰?布鲁勒尔(John Brunner)写了一本名为《震荡波骑士》(Shock Wave Rider)的书,该书第一次描写了在信息社会中,计算机作为正义和邪恶双方斗争的工具的故事,成为当年最佳畅销书之一。
1977年夏天,托马斯?捷?瑞安(Thomas.J.Ryan)的科幻小说《P-1的春天》(The Adolescence of P-1)成为美国的畅销书,作者在这本书中描写了一种可以在计算机中互相传染的病毒,病毒最后控制了 7,000 台计算机,造成了一场灾难。 虚拟科幻小说世界中的东西,在几年后终于逐渐开始成为电脑使用者的噩梦。
而差不多在同一时间,美国著名的ATT贝尔实验室中,三个年轻人在工作之余,很无聊的玩起一种游戏:彼此撰写出能够吃掉别人程序的程序来互相作战。这个叫做"磁芯大战"(core war)的游戏,进一步将电脑病毒"感染性"的概念体现出来。
1983年11月3日,一位南加州大学的学生弗雷德?科恩(Fred Cohen)在UNIX系统下,写了一个会引起系统死机的程序,但是这个程序并未引起一些教授的注意与认同。科恩为了证明其理论而将这些程序以论文发表,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震撼。科恩的程序,让电脑病毒具备破坏性的概念具体成形。
不过,这种具备感染与破坏性的程序被真正称之为"病毒",则是在两年后的一本《科学美国人》的月刊中。一位叫作杜特尼(A.K.Dewdney)的专栏作家在讨论"磁芯大战"与苹果二型电脑(别怀疑,当时流行的正是苹果二型电脑,在那个时侯,我们熟悉的PC根本还不见踪影)时,开始把这种程序称之为病毒。从此以后我们对于这种具备感染或破坏性的程序,终于有一个"病毒"的名字可以称呼了。
第一个真正的电脑病毒
到了1987年,第一个电脑病毒C-BRAIN终于诞生了(这似乎不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一般而言,业界都公认这是真正具备完整特征的电脑病毒始祖。这个病毒程序是由一对巴基斯坦兄弟:巴斯特(Basit)和阿姆捷特(Amjad)所写的,他们在当地经营一家贩卖个人电脑的商店,由于当地盗拷软件的风气非常盛行,因此他们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防止他们的软件被任意盗拷。只要有人盗拷他们的软件,C-BRAIN就会发作,将盗拷者的硬盘剩余空间给吃掉。
这个病毒在当时并没有太大的杀伤力,但后来一些有心人士以C-BRAIN为蓝图,制作出一些变形的病毒。而其他新的病毒创作,也纷纷出笼,不仅有个人创作,甚至出现不少创作集团(如NuKE,Phalcon/Skism,VDV)。各类扫毒、防毒与杀毒软件以及专业公司也纷纷出现。一时间,各种病毒创作与反病毒程序,不断推陈出新,如同百家争鸣。
DOS时代的著名病毒
所谓"DOS时代的病毒",意思是说这是从DOS时代就有的老古董,诸位读者可别以为您现在已经进入Windows 95/98的年代,就不会感染DOS时期的病毒。其实由于Windows 95/98充其量不过是一套架构在DOS上的操作系统,因此即使是处在Windows 95/98之下,一不小心还是会惹火上身的!
耶路撒冷(Jerusalem)
这个古董级病毒其实有个更广为人知的别称,叫做"黑色星期五"。为什么会有这么有趣的别称?道理很简单:因为只要每逢十三号又是星期五的日子,这个病毒就会发作。而发作时将会终止所有使用者所执行的程序,症状相当凶狠。
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
米开朗基罗的名字,对于一些早一点的电脑使用者而言,真可说是大名鼎鼎,如雷贯耳。著名的原因除了它拥有一代艺术大师米开朗基罗的名字之外,更重要的是它的杀伤力惊人:每年到了3月6日米开朗基罗生日(这也就是它为什么叫做"米开朗基罗"的原因)时,这个病毒就会以Format硬盘来为这位大师祝寿。于是乎,你辛苦建立的所有资料都毁于一旦,永无翻身之日。
猴子(Monkey)
Monkey据说是第一个"引导型"的病毒,只要你使用被Monkey感染过的系统软盘开机,病毒就会入侵到你的电脑中,然后伺机移走硬盘的分区表,让你一开机就会出现"Invalid drive specification"的信息。比起"文件型"病毒只有执行过受感染文件才会中毒的途径而言,Monkey的确是更为难缠了。
音乐虫病毒(Music Bug)
这个发作时会大声唱歌,甚至造成资料流失、无法开机的病毒,正是台湾土产的病毒。所以,当你听到电脑自动传来一阵阵音乐声时,别以为你的电脑比别人聪明,那很有可能是中毒了。
其实这种会唱歌的病毒也不少,有另一个著名的病毒(叫什么名字倒忘了)发作时还会高唱着"两只老虎"呢!
DOS时期的病毒,种类相当繁杂,而且不断有人改写现有的病毒。到了后期甚至有人写出所谓的"双体引擎",可以把一种病毒创造出更多元化的面貌,让人防不胜防!而病毒发作的症状更是各式各样,有的会唱歌、有的会删除文件、有的会Format硬盘、有的还会在屏幕上显出各式各样的图形与音效。不过幸运的 是,这些DOS时期的古董级病毒,由于大部分的杀毒软件都可以轻易地扫除,所以杀伤力已经大不如前了。
Windows时期的来临
随着Windows 3.1在全球的风行,正式宣告了个人电脑操作环境进入Windows时代。紧接着,Windows 95/98的大为畅销,使得现在几乎所有个人电脑的操作环境都是在Windows状态下。而在Windows环境下最为知名的,大概就属"宏病毒"与"32位病毒"了。
宏病毒
随着各种Windows下套装软件的发展,许多软件开始提供所谓"宏"的功能,让使用者可以用"创造宏"的方式,将一些繁琐的过程记录成一个简单的指令来方便自己操作。然而这种方便的功能,在经过有心人士的设计之后,终于又使得"文件型"病毒进入一个新的里程碑:传统的文件型病毒只会感染后缀为exe和com的执行文件,而宏病毒则会感染Word、Excel、AmiPro、Access等软件储存的资料文件。更夸张的是,这种宏病毒是跨操作平台的。以Word的宏病毒为例,它可以感染DOS、Windows 3.1/95/98/NT、OS/2、麦金塔等等系统上的Word文件以及通用模板。
在这些宏病毒之中,最为有名的除了后面要讲的Melissa就是令人闻之色变的Taiwan NO.1B 。这个病毒的发作情形是:到了每月的十三号,只要您随便开启一份Word文件,屏幕上会出现一对话窗口,询问你一道庞杂的算数题。答错的话(这种复杂的算数大概只有超人可以很快算出来吧)就会连续开启二十个窗口,然后又出现另一道问题,如此重复下去,直到耗尽系统资源而死机为止。
虽然宏病毒有很高的传染力,但幸运的是它的破坏能力并不太强,而且解毒方式也较容易,甚至不需杀毒软件就可以自行手动解毒。
32位病毒
所谓"32位病毒",则是在Windows 95之后所产生的一种新型态文件型病毒,它虽然同样是感染exe执行文件,但是这种病毒专挑Windows的32位程序下手,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去年大为流行的CIH病毒了。
CIH病毒的厉害之处,在于他可以把自己的本体拆散塞在被感染的文件中,因此受感染的文件大小不会有所变化,杀毒软件也不易察觉。而最后一个版本的CIH病毒,除了每个月26日发作,将你的硬盘Format掉之外,有时候还会破坏主板BIOS内的资料,让你根本无法开机!虽然目前大部分的杀毒软件都有最新的病毒码可以解决这只难缠的病毒,不过由于它的威力实在强大,大家还是小心为上。(CIH又可能在今年4月26发作,你不会有事吧?)
Internet的革命
有人说Internet的出现,引爆了新一波的信息革命。因为在因特网上,人与人的距离被缩短到极小的距离,而各式各样网站的建立以及搜寻引擎的运用,让每个人都很容易从网络上获得想要的信息。
Internet的盛行造就了信息的大量流通,但对于有心散播病毒、盗取他人帐号、密码的电脑黑客来说,网络不折不扣正好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渠道。也因此,我们这些一般的使用者,虽然享受到因特网带来的方便,同时却也陷入另一个恐惧之中。
病毒散播的新捷径
由于因特网的便利,病毒的传染途径更为多元化。传统的病毒可能以磁盘或其他存储媒体的方式散布,而现在,你只要在电子邮件或ICQ中,夹带一个文件寄给朋友,就可能把病毒传染给他;甚至从网络上下载文件,都可能收到一个含有病毒的文件。
不过虽然网络使得病毒的散布更为容易,但其实这种病毒还是属于传统型的,只要不随便从一些籍籍无名的网站下载文件(因为有名的网站为了不砸了自己的招牌,提供下载的文件大都经过杀毒处理),安装杀毒软件,随时更新病毒码,下载后的文件不要急着执行,先进行查毒的步骤(因为受传统病毒感染的程序,只要不去执行就不会感染与发作),多半还是可以避免中毒的情形产生。
第二代病毒的崛起
前面所谈的各式各样的病毒,基本上都是属于传统型的病毒,也就是所谓"第一代病毒"。会有这样的称呼方式,主要是用来区分因为Internet蓬勃发展之后,最新出现的崭新病毒。这种新出现的病毒,由于本质上与传统病毒有很大的差异性,因此就有人将之称为"第二代病毒"。
第二代病毒与第一代病毒最大的差异,就是在于第二代病毒传染的途径是基于浏览器的,这种发展真是有点令人瞠目结舌!
原来,为了方便网页设计者在网页上能制造出更精彩的动画,让网页能更有空间感,几家大公司联手制订出Active X及Java的技术。而透过这些技术,甚至能够分辨你使用的软件版本,建议你应该下载哪些软件来更新版本,对于大部分的一般使用者来说,是颇为方便的工具。但若想要让这些网页的动画能够正常执行,浏览器会自动将这些Active X及Java applets的程序下载到硬盘中。在这个过程中,恶性程序的开发者也就利用同样的渠道,经由网络渗透到个人电脑之中了。这就是近来崛起的"第二代病毒",也就是所谓的"网络病毒"。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目前常见的第二代病毒,其实破坏性都不大,例如在浏览器中不断开启窗口的"窗口炸弹",带着电子计时器发出"咚咚"声的"闹闹熊"等,只要把浏览器关闭后,对电脑并不会有任何影响。但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也难保不会出现更新、破坏性更大的病毒。
只是,我们也不需要因为这种趋势而太过悲观,更不用因噎废食地拒绝使用电脑上网。整个电脑发展史上,病毒与杀毒软件的对抗一直不断的持续进行中,只要小心一点,还是可以愉快地畅游在因特网的世界里。
木马病毒多久查杀一次最好啊
你好!
我个人觉得一周查杀一次比较好,保持这样的频率就可以的了,多了反而觉得不好,我们一般开启安全软件时,它都会自动帮我们全面体检一次嘛。
我习惯是开机后用腾讯电脑管家进行全面体检一次,然后到周末后再进行一次全面的病毒查杀。
腾讯电脑管家企业平台:http://zhidao.baidu.com/c/guanj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