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据时代的发展,数据已成为一种重要的资源,数据治理和数据安全的重要性更加突出。7月10日,在2021年世界人工智能会议区块链论坛上,许多专家学者强调了区块链技术与大数据、人工智能、隐私计算等技术集成的重要性。
“只靠区块链单一的技术,很难满足产业的发展需求。应该以客户的价值为先,很多技术之间创新融合,解决商业中现实的问题,成为整个区块链技术发展的主流趋势。”蚂蚁集团副总裁蒋国飞说。
-
与大数据、AI结合:解决数据可信度和价值挖掘问题
欧科云链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王海峰提到,大数据技术是对数据的有效捕获和收集AI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基于数据的深入学习,区块链技术是数据真实性和可靠性的重要保证。从这个意义上说,区块链、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未来有着强烈的互补和共生关系。
万向区块链执行总裁王允珍在论坛视频中表示,“区块链与大数据的结合,一方面从源头上解决了数据可信度问题,另一方面保证了数据主权。最后,通过知识地图和人工智能,有效挖掘大数据的价值,建立合理的数据流通商业模式。”
在数据价值挖掘方面,王云珍表示,区块链 知识地图可以形成更丰富的数据流,有效组织数据,链接大量城市数据,支持快速高效的查询AI预测和分析技术,防患于未然。
蒋国飞认为区块链加AI能打通IP全产业链服务。例如,蚂蚁链推出了IP商业平台,把IP引进方与天猫所有小企业开通,根据实际商品使用付费。创新的基础是区块链和AI技术整合实现了版权链中的确认、存证、全网智能侵权检测、侵权固证等,大大降低了维权成本,促进了版权的积极流动。
-
结合隐私计算:解决隐私保护与数据流通的矛盾
那么,隐私计算技术和区块链技术是由隐私安全问题引发的呢?
姜国飞认为,区块链与隐私计算的结合可以解决数据流通的困境。有一个三角形不能同时满足的问题:数据所有者需要强大的隐私,数据用户需要易用性,中间的流通渠道需要一定的流动性。所以今天很难有一个解决所有隐私计算问题的解决方案。
他说,蚂蚁利用区块链技术,结合三方的不同需求,提供从L1到L4不同强度的隐私计算和数据流通保护可以很好地解决数据共享与隐私保护之间的矛盾,确保数据流通的困境。例如,有些场景允许明确的数据流,但需要全文的授权、审计和可追溯性。一些数据流涉及到非常强的数据隐私,需要通过多种安全计算技术来确保数据流的强隐私。
王云珍还指出,隐私计算的零知识证明(不仅可以证明他们是某种权益的合法所有者,而且不泄露信息)、动态加密和安全的多方计算技术保证了区块链 基本的身份系统。基于区块链和隐私计算,我们可以利用先进的密码学知识来解决数字城市不愿意共享数据和不敢共享数据的问题,实现数据价值的可用性。同时,可信的数据流也保证了政府治理、市场经济、数字经济充满活力的协调发展、垂直高效的处理机制和管理机制,以及水平、更广泛的社会资源整合,重点关注技术创新、数字城市建设等重大事件。
-
与AIOT结合:解决资产数字化和价值流通问题
此外,蒋国飞还表示,区块链和AIoT人工智能与物联网的结合可以解决从物理世界衍生到数字世界的问题。AIoT帮助解决区块链源头可靠的问题,因为无论区块链如何流通,物理资产都需要锚定到数字世界。区块链也有帮助AIoT解决资产数字化和价值的流转问题。
例如,蚂蚁与奇瑞合作加密和链接车辆信息和电池信息,实现资产和数据的可信来源,建立基于可信数据的互信新能源汽车行业合作网络,快速降低合作成本。AIoT结合区块链平台,显著提高了新能源汽车的回收率。
奇瑞控股集团副总经理、奇瑞商用车公司总经理鲍思宇也在论坛上提到,汽车正逐渐从传统的交通工具转变为移动智能终端AI、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一些新型技术的制高点。上线的数据打破信息孤岛,提高快速决策能力,但面临着数据可篡改能力,数据可信问题。而区块链技术能够让其数据在生态系统中做到有效的访问,共享数据并保证数据真实有效,解决了信任问题,大幅度降低了沟通成本。
“区块链技术的整合正在深刻改变产业合作的市场关系。产业合作数字化浪潮已经到来,将进一步刺激产业经济产生新的活力,释放巨大的产业合作数字化红利。”蒋国飞说。